教学规范

西安外事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二)

2017年07月04日 15:37  点击:[]

实践教学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践教学,保证并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一、课堂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实验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准备

1.各专业应根据《西安外事学院实验室工作条例》和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各课程实验课教学大纲,确定实验内容,明确实验课教学的具体目标与要求,制定实验课考核方法,编制实验指导书,选用符合大纲要求、内容详实、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实验教材或编写实验讲义。

2.实验室整洁、卫生,布局合理;通风、照明等设备完好;水、电、气布置合理、规范、安全;实验室防火、防爆、防盗、防污、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合理。

3.上课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准备场地器材,确保实验场地整洁,无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实验材料齐备,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4.上课前,实验指导教师应对仪器设备状态清楚,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需要,对学生班级合理分组,并将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预先通知到学生。

5. 对首开实验,实验指导教师开课前,须在实验室人员协助下预做实验,熟悉仪器设备性能、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等,并按学生的实验要求测定相关实验数据。

(二)实验过程

1.教学内容:实验指导教师应在课前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并有相应检查记录。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实验内容完整,讲课与实际操作时间分配合理。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2.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独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遵循启发式原则。

3.实验类型:实验指导教师应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扩大开放实验的学生参与面。

4.课堂管理: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实验课堂教学规章制度,课堂教学秩序良好,实验设备耗材管理规范;实验过程中若出现仪器故障,应积极协助实验管理人员排除故障,保障人身安全,并作好记录;课程结束要认真填写《西安外事学院实验室工作日志》。

5.教书育人: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到衣冠整洁,为人师表,对学生严格要求,互相尊重。

(三)课堂实验要求

1.教学效果: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教学后,实验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应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

3.报告批改:实验指导教师应及时、规范、认真批改实验报告,批改率100% 。

(四)实验教学考核

1.考核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覆盖大纲涉及的知识点及实验操作内容,难度适中,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表填写规范、准确,有任课教师签名,考核记录保存完好。

3.实验教学文件记录: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做好实验教案、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实验工作日志等各项教学文档资料的填写和归档工作。

二、实习实训工作质量标准

实习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锻炼综合能力,获得本专业初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五)实习实训准备

1.教学文件: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实训大纲。

2.实习实训方案:每次实习实训须制定符合实习实训大纲要求的实习实训计划,实习实训计划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3.动员教育:各教学单位在实习实训前须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动员教育,明确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目标和要求,注重安全教育。

4.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根据专业实习实训要求,配备相应实习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如外出实习,指导教师/带队教师须掌握实习单位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岗位的具体要求,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六)实习实训过程

1.教学指导: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与实习单位有关领导和企业指导教师联系密切,关心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纪律要求: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应妥善处理与实习单位的各种关系。配合实习单位完成学生指导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不得擅自放假(或准集体假),不得越权准假。

学生应尊重指导教师/带队教师,虚心听取指导教师/带队教师意见,并严格按照实习方案开展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严守学校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擅自离开实习岗位。

3.工作记录: 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在实习指导期间,根据实习计划要求,撰写实习工作记录,内容翔实,能够反映实习真实情况。

4.实习实训报告:认真完成实习实训报告,要求数据完整准确,图形清晰,逻辑合理,书写工整规范,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实习实训状况。

(七)实习实训考核及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成绩评定过程公开、公正、透明。指导教师充分结合学生个人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小组、企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鉴定意见,总评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指标的考核,并及时填写成绩评定(登记)表。

2.指导小结: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须提交书面实习总结,对实习指导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交所在系部存档。

3.工作总结:实习结束后,各系必须召开实习总结会,进行经验交流,形成书面工作总结材料自存,并提交各学院综合办存档。

(八)其它说明

关于实习实训的具体要求,详见《西安外事学院本科实习工作管理规定》(西外院教[2013]7号)文件。

三、课程设计工作质量标准

课程设计是学习实践和锻炼创新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九)课程设计准备

1.课程设计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选题要符合教学基本要求,难易适度,工作量适当,注重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综合应用。

2.各类课程设计应具有符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应包含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专业能力训练、素质培养要求等内容。

3.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要充分准备课程设计内容,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十)课程设计过程

1.教学内容应达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严格要求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按照课程设计大纲要求,认真完成课程设计,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十一)课程设计考核及成绩评定

1.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应达到任务书要求,思路清晰,文字通顺,图纸(表)整洁、规范,符合技术标准。

2.成绩评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程设计过程表现、课程设计报告,公平、公正、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并按时登载。

3.教师小结:指导教师提交本课程设计书面小结,对教学指导过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优化、改进建议,交所在系部存档。

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标准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标准,执行《西安外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条例》、《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实施细则》以及《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检查规定》之附件2《西安外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相关规定。

上一条:西安外事学院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试行) 下一条:西安外事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一)

关闭

}